English

馒头和巴掌

1998-09-26 来源:光明日报 张伯义 我有话说

我生长在偏僻的穷乡村。父亲终生勤劳,如牛负重,但全家仍然是吞糠吃菜,饥寒交迫。

为了养家糊口,即使寒冬腊月,父亲也要外出给人家“拉脚车”。那一年,冰雪在地,北风吼叫,我在茅草屋里还冻得打颤。忽然门开了,只见父亲带着满身冰雪撞进来,脸冻得像紫茄子,手冻得像葫萝卜。母亲一看,心疼地赶紧为他拍打身上的冰雪。父亲没说一句话,却用颤抖的手向怀里去摸,竟摸出一个白馒头,这馒头还缺了一块。母亲忙问:“是哪来的?”父亲说:“又冷又饿,我实在抗不住了,就买了这个馒头。刚咬一口,想起家里的孩子,我再也吃不下去了,就揣到怀里……”说着,把馒头递给我。我和母亲都落下了心酸的眼泪。我让父亲再咬一口,父亲不肯。让母亲尝一尝,母亲摇摇头。我毕竟是饿了,双手捧着白馒头,狼吞虎咽,一会儿就全进肚了。父亲直直地看着我,眼睛流露出欣慰和期望。这时,父亲给我的印象是既勤劳又慈爱。

可是,这慈爱的形象,不久就被事实粉碎了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父亲分派我的活越来越多,对我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厉。割草、拾柴、挖野菜、看庄稼,我都得去干。小孩子爱玩,有时割回的草少了,父亲的脸像寒霜、眼睛像利剑一样盯着我,实在可怕。有一次,因为捉鸟,割回的草很少,又把镰刀弄坏了。父亲一看,大发雷霆:“半天才割这么一把草,别说喂牲口,能够你吃吗!八、九岁了,白吃饭!”他越说越气,照头连打了我两巴掌。差一点把我打倒。吓得我不敢哭出声来。母亲赶紧过来劝说:“还是孩子呀,怎么打这样狠……”不等母亲说完,父亲又怒吼:“你别管!‘养不教,父之过’。娇惯无好儿,严教出孝子。你总是娇惯他,能学个好吗!”母亲不再吭声。对父亲的理论和做法,我一点也不理解。虽然嘴上不敢顶他,但内心里却是一肚子怨气。毕竟怕看那利剑般的眼睛、怕挨打,所以,此后干活我格外精心。上学后,学习也不敢偷懒。走上工作岗位,办事能严格认真。每次立功、受奖,同志们总爱说:老张办事认真。这时,我心里暗想,这一点是和父亲的严教分不开的。

“养儿方知报娘恩”。后来,我做了父亲,有时孩子贪玩,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,为此,我屡屡发火。此时此刻,我对当年父亲的心情和做法,才逐渐理解。“爱之切,责之重”呀!

父亲没有吃上我给他做的白馒头,也没有听到我的反省,就早早离开了人世。父亲啊!假如你在天有灵,我要诚恳地对你说,你是位严厉的父亲,也是位慈爱的好父亲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